文登蓬莱阁下石壁千丈为海浪所战时有碎裂淘
[宋代]:苏轼
蓬莱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云骨有破碎。
阳侯杀廉角,阴火发光彩。
累累弹丸间,琐细成珠琲。
阎浮一沤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归,袖中有东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块。
置之盆盎中,日与山海对。
明年菖蒲根,连络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犹可待。
蓬萊海上峰,玉立色不改。
孤根捍滔天,雲骨有破碎。
陽侯殺廉角,陰火發光彩。
累累彈丸間,瑣細成珠琲。
閻浮一漚耳,真妄果安在。
我持此石歸,袖中有東海。
垂慈老人眼,俯仰了大塊。
置之盆盎中,日與山海對。
明年菖蒲根,連絡不可解。
倘有蟠桃生,旦暮猶可待。
唐代·苏轼的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
► 苏轼的诗(2851篇) 〕
宋代:
耶律铸
借问卢沟桥下水,甚时离了湿头山。自从流入桑乾后,几度穷兵战不还。
借問盧溝橋下水,甚時離了濕頭山。自從流入桑乾後,幾度窮兵戰不還。
宋代:
韩维
昔闻有客荐扬雄,清世文章又见公。
奏赋独高天下士,辞荣远继古人风。
昔聞有客薦揚雄,清世文章又見公。
奏賦獨高天下士,辭榮遠繼古人風。
清代:
屈大均
射干才一朵,瓶小不胜花。剪似春罗碎,翩如綵蝶斜。
白头簪不可,素手赠谁家。砚侧间相映,光含一点霞。
射幹才一朵,瓶小不勝花。剪似春羅碎,翩如綵蝶斜。
白頭簪不可,素手贈誰家。硯側間相映,光含一點霞。
元代:
曹伯启
讲明圣学远方来,仁宅居安义路开。多少红尘名利窟,岁时相遇只衔杯。
講明聖學遠方來,仁宅居安義路開。多少紅塵名利窟,歲時相遇隻銜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