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文 > 王粲的诗 > 从军诗五首·其四

从军诗五首·其四

[魏晋]:王粲

朝发邺都桥,暮济白马津。

逍遥河堤上,左右望我军。

连舫逾万艘,带甲千万人。

率彼东南路,将定一举勋。

筹策运帷幄,一由我圣君。

恨我无时谋,譬诸具官臣。

鞠躬中坚内,微画无所陈。

许历为完士,一言犹败秦。

我有素餐责,诚愧伐檀人。

虽无铅刀用,庶几奋薄身。

从军诗五首·其四译文及注释

译文

早晨从邺都桥出发,傍晚就渡过白马津。

悠然地漫步在河堤之上,四处都能看到我方的士兵。

相连的战船超过一万艘,穿着铠甲的将士成千上万。

出征的队伍沿着东南方向的道路前进,将建立一举平定孙权的功勋。

作战的计谋策划于中军帐中,一切的计谋都有圣明的主公决断。

可惜我没有适合时宜的计谋,只是一个充数的臣僚罢了。

我兢兢业业地置身于杰出人才之间,微小的计谋都提不出来。

许历是一个普通将士,都能提出打败秦军的计策。

我享受着俸禄,提不出计策,实在愧对那些有功的人。

我虽然才力低下,也希望用微薄的力量去奋斗。

注释

济:渡过。白马津:渡口名,在今河南滑县东北,距邺都百余里。

逍遥:悠游自得的样子。

舫(fǎng):船。连舫:船船相连。逾:超过。

带甲:指全副武装的士兵。甲:古代军人作战是穿的护身服装。千万人:极言其多。

率:循,沿着。东南路:孙权在东南方,故言。

定:成功。一举勋:一举成就的大功业。

筹策:计谋。帷幄:军用的帐篷。

一由:全凭。圣君:指曹操。

时谋:适时的计谋。

诸:“之于”的合音。具官臣:充数之臣。具:充作。这里是诗人自谦之词。

鞠躬:原意是恭敬,这里是效力、服务的意思。中坚:古代主将所在的中军部队,是全军主力。这里指军队中最重要的部门。

微画:小小的计谋。画,谋划、计策。

许历:赵国人,曾为赵奢出谋划策而败秦军。完士:凡士,普通人。

一言:一席话,此指计策。

素餐:无功而受禄.

伐檀:指《诗·魏风·伐檀》篇。

铅刀:铅质的刀,言其饨劣,喻才力低下。诗人自谦之词。

庶几:表希冀之词。薄身:微小的力量。

参考资料:

1、陈宏天 赵福海 陈复兴主编.《昭明文选译注(第三卷)(第二版)》:吉林文史出版社,2007年04月第2版:第216-225页

2、张岱年等编著.《中华古典名著百部 建安诗集》:时代文艺出版社,2000:第305页

从军诗五首·其四鉴赏

  全诗可分为三段,“朝发邺都桥”到“将定一举勋”为第一段,诗中歌颂了“带甲千万人”、“将定一举勋”为统一而战的战争,作者漫步河提之上,眼望着严整的军旅和无数的战船,心中充满着必胜的信念。

  “筹策运帷幄”到“微画无所陈”为第二段,该段歌颂了曹操的智勇,同时又为自己在统帅运策帷幄,指挥若定之际,不能替曹操出谋献策而惭愧。

  剩下四句为第三段,作者表明他要向许历一样,不惜自身微薄之力,也要决心竭诚尽力投入征战。

  全诗格调激昂浑厚,有声威有其实,也有情感的波动。

王粲简介

唐代·王粲的简介

王粲

王粲(177-217),字仲宣,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初仕刘表,后归曹操。

...〔 ► 王粲的诗(68篇)

猜你喜欢

宋代欧阳修

滁南幽谷抱山斜,我凿清泉子种花。故事已传遗老说,世人今作画图誇。

金闺引籍子方壮,白发盈簪我可嗟。试问弦歌为县政,何知樽俎乐无涯。

夏日宴新乐小侯于燕誉堂林若抚徐永存陈开仲诸词人并集 其二

清代钱谦益

软脚筵开乐句和,濯龙吐凤客骈罗。虽无法部仙音曲,也胜阴山《敕勒歌》。

丝竹凝风腰鼓急,釭花荡影舞衫多。老夫苦忆平生事,肠断西游赵李过。

瀑布岩

明代吴宣

月高长握笛,风急骤添弦。欲问来何处,青天但默然。

贺新郎·世路风波恶

宋代辛弃疾

世路风波恶。喜清时、边夫袖手,□将帷幄。正值春光二三月,两两燕穿帘幕。又怕个、江南花落。与客携壶连夜饮,任蟾光、飞上阑干角。何时唱,从军乐。归欤已赋居岩壑。悟人世、正类春蚕,自相缠缚。眼畔昏鸦千万点,□欠归来野鹤。都不恋、黑头黄阁。一咏一觞成底事,庆康宁、天赋何须药。金盏大,为君酌。

李夫人歌

明代王世贞

人耶仙耶,宛然而来者,畴为汝之权耶。仙耶人耶,翩然而去者,畴为汝之身耶。

中秋

宋代张侃

中秋添月色,携酒上金台。世事无穷尽,江山入句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