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史
词语解释
外史[ wài shǐ ]
⒈ 指野史、杂史和以描写人物为主的旧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英unofficial history;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掌管宣布京畿以外地区的王令、四方地志等。
引《周礼·春官·大宗伯》:“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
宋 陈亮 《三国纪年序》:“自当时之诸侯,国各有史,一言一动,罔不毕载。故四方之志,外史掌之。”
清 黄遵宪 《三哀诗》:“我已外史达,人实高阁置。”
⒉ 指稗史及某些旧小说。如旧题 汉 黄宪 的《天禄阁外史》、 清 吴敬梓 的《儒林外史》。
⒊ 旧时文人常用作别号。如 元 张雨 称 句曲外史,清 恽格 称 白云外史。
国语辞典
外史[ wài shǐ ]
⒈ 非正史,大抵为琐记及小说之类。如《儒林外史》。
近别史
⒉ 文人常以此作为雅号。
引《明史·卷二八五·文苑传一·赵埙传》:「入见,赐之宴,赋诗称旨,除广信教授,自号荣阳外史。」
⒊ 职官名。职掌记录王者下达于京畿外的命令,并掌理四方邦国志书,三皇五帝的典籍 。
最近近义词查询:
到手的近义词(dào shǒu)
忽略的近义词(hū lüè)
继续的近义词(jì xù)
动机的近义词(dòng jī)
亲密的近义词(qīn mì)
打破的近义词(dǎ pò)
生命的近义词(shēng mìng)
泥土的近义词(ní tǔ)
好听的近义词(hǎo tīng)
时辰的近义词(shí chén)
干净的近义词(gān jìng)
声息的近义词(shēng xī)
多多益善的近义词(duō duō yì shàn)
发布的近义词(fā bù)
洪水的近义词(hóng shuǐ)
声誉的近义词(shēng yù)
感谢的近义词(gǎn xiè)
依附的近义词(yī fù)
技巧的近义词(jì qiǎo)
承平的近义词(chéng píng)
作家的近义词(zuò jiā)
步骤的近义词(bù zhòu)
骨干的近义词(gǔ gàn)
当初的近义词(dāng chū)
步兵的近义词(bù bīng)
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