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形于色
词语解释
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
⒈ 正义之气显现于神色。也指义愤的心情显露在脸上。
英with indignation written on one's face; one's face shows no compromise with evil;
引证解释
⒈ 正义之色现于颜面。
引《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 正色而立於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於其君者, 孔父 可谓义形於色矣。”
何休 注:“内有其义而外形见於颜色。”
《三国志·吴志·张昭传》:“昭 每朝见,辞气壮厉,义形於色,曾以直言逆旨,中不进见。”
鲁迅 《花边文学·论秦理斋夫人事》:“倘使对于黑暗的主力,不置一辞,不发一矢,而但向‘弱者’唠叨不已,则纵使他如何义形于色,我也不能不说--我真也忍不住了--他其实乃是杀人者的帮凶而已。”
国语辞典
义形于色[ yì xíng yú sè ]
⒈ 语出指心怀正义愤慨而流露在脸上。也作「义形于色」。
引《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三国志·卷六一·吴书·陆凯传》:「定大恨凯,思中伤之,凯终不以为意,乃心公家,义形于色,表疏皆指事不饰,忠恳内发。」
《文明小史·第二五回》:「大家诺诺连声,义形于色,又痛骂一回云南官府,方才各散。」
反不露声色
※ "义形于色"的意思解释、义形于色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最近反义词查询:
目瞪口呆的反义词(mù dèng kǒu dāi)
不久的反义词(bù jiǔ)
三三两两的反义词(sān sān liǎng liǎng)
销声匿迹的反义词(xiāo shēng nì jì)
亲热的反义词(qīn rè)
出席的反义词(chū xí)
飞翔的反义词(fēi xiáng)
房东的反义词(fáng dōng)
消失的反义词(xiāo shī)
年终的反义词(nián zhōng)
带领的反义词(dài lǐng)
丰富的反义词(fēng fù)
海外的反义词(hǎi wài)
错误的反义词(cuò wù)
死气沉沉的反义词(sǐ qì chén chén)
模拟的反义词(mó nǐ)
美好的反义词(měi hǎo)
客气的反义词(kè qì)
丧命的反义词(sàng mìng)
答案的反义词(dá àn)
粉碎的反义词(fěn suì)
首要的反义词(shǒu yào)
势均力敌的反义词(shì jūn lì dí)
以下的反义词(yǐ xià)
平装的反义词(píng zhuāng)
更多词语反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