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ōduō

咄咄


拼音duō duō
注音ㄉㄨㄛ ㄉㄨㄛ
组合AA式

咄咄

词语解释

咄咄[ duō duō ]

⒈  感慨声;表示感慨;表示责备或惊诧。

咄咄怪事。

tut-tut; threatening; menacing; aggressive;

引证解释

⒈  感叹声。表示感慨。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咄咄 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晋 陆机 《东宫》诗:“冉冉逝将老,咄咄奈老何!”
唐 李益 《北至太原》诗:“咄咄薄游客,斯言殊不刊。”
鲁迅 《集外集·斯巴达之魂》:“咄咄危哉!大事去矣!”

⒉  感叹声。表示责备或惊诧。

宋 无名氏 《异闻总录》卷一:“﹝其姊﹞咄咄责妹曰:‘何处无婚姻,必欲与我共一壻?’”
《人民文学》1981年第7期:“人们对他的行动咄咄称奇。”

⒊  呼驴马等牲畜之声。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鸟兽呼音》:“留都呼马驘驴曰咄咄。”

国语辞典

咄咄[ duò duò ]

⒈  感叹声、惊怪声。

《后汉书·卷八三·逸民传·严光传》:「咄咄子陵,不可相助为理邪?」
唐·袁郊《红线》:「嵩闻之,日夜忧闷,咄咄自语,计无所出。」

英语to cluck one's tongue, tut-tut

分字解释


※ "咄咄"的意思解释、咄咄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从容不迫的举止,比起咄咄逼人的态度,更能令人心折。三毛

2.上了几年学,连这个字都不认得,真是咄咄怪事。

3.辩论会上,正方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反方连连失误。

4.每条岭都是那么的温顺,尽管下自山脚,上至岭顶,长满了宝贵的林木,可是谁也不孤峰突起,咄咄逼人。

5.这堵石壁似摩天大厦仰面压来,高得像就要坍塌下来咄咄逼人。山巅上,密匝匝的树林好像扣在绝壁上的一顶巨大的黑毯帽,黑绿从中,岩壁里蹦蹿出一簇簇不知名的野花。

6.博大人何必杞人忧天,我索伦兵连克四峰,虽然伤亡惨重,但虎威不减,眼下正当要功标青史之际,大人倒是体恤起索伦兵的艰辛,真是咄咄怪事。

7.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掩饰弱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存在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们因此而丧失了人的尊严。

8.他又生气了,平时那充满笑意的大眼睛,此刻射出两道寒光,咄咄逼人,牙齿咬得吱吱响,鼻子里喘着粗气,好像缺氧似的。

9., 小智者咄咄逼人,小善者斤斤计较,小骄傲者则露出不可一世的傲慢脸相。

10.您不知道,沉默包含了多少力量。咄咄逼人的进攻只是一种假象,一种诡计,人们常常用它在自己和世界面前遮掩缺点。真正持久的力量在于忍受中。只有软骨头才急躁粗暴。他通常因此而丧失人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