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nyīng

填膺


拼音tián yīng
注音ㄊ一ㄢˊ 一ㄥ

填膺

词语解释

填膺[ tián yīng ]

⒈  充塞于胸中。

旧事填膺。——清·袁枚《祭妹文》

be filled in the chest;

引证解释

⒈  充塞于胸膛。

汉 王充 《论衡·程材》:“孔子 曰:‘孝悌之至,通於神明。’ 张释之 曰:‘ 秦 任刀笔小吏,陵迟至於 二世,天下土崩。’ 张汤、赵禹,汉 之惠吏, 太史公 序累置於酷部,而致土崩。孰与通於神明、令人填膺也!”
南朝 梁 江淹 《恨赋》:“置酒欲饮,悲来填膺。”
宋 刘过 《六州歌头·题岳鄂王庙》词:“中兴诸将,谁是万人英?身草莽,人虽死,气填膺。”
清 方苞 《弟椒涂》:“弟赴火兮如弦惊,叫天触地兮悲填膺。”

分字解释


※ "填膺"的意思解释、填膺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造句


1.许多爱国人士义愤填膺,对这样的顾全大局发表慷慨激昂的意见,甚至谩骂中国胆怯懦弱。

2., 听到北京女子中学的学生被捕后,鲁迅先生怒发冲冠,义愤填膺。

3., 这时,爷爷和游人都围上来了。大家义愤填膺,七嘴八舌地说:“没收他的鸟枪!”“拉他到管理处去”“不讲文明,人人要管!”那青年人立刻耷拉着脑袋溜走了。

4., 他热爱祖国,不禁义愤填膺,于是告发了他。

5.听了居民的控诉,战士们个个义愤填膺,纷纷表示要为乡亲们报仇。

6.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不无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7.入侵的敌人**掳掠,无所不为,世界上爱好和平的各界人士不无义愤填膺,予以严斥。

8.这一幕,只看得众乡邻,义愤填膺,只是想起青年的心狠手辣,一个个踌躇未决!“好,我倒要看看,你忍到什么时候!”。

9.听了使馆被炸的消息,学生们悲愤填膺。

10., 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