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养时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出处《诗经 周讼 酌》:“于铄王师,遵养时晦。”
例子段祺瑞经了此险,越发杜门谢客,遵养时晦,连几个围棋好友,也不甚往来了。(蔡东藩、许厪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五十一回)
基础信息
拼音zūn yǎng shí huì
注音ㄗㄨㄣ 一ㄤˇ ㄕˊ ㄏㄨㄟˋ
繁体遵養時晦
感情遵养时晦是褒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近义词遵时养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训练有素(意思解释)
- 苦尽甘来(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沟满壕平(意思解释)
- 暴发户(意思解释)
- 众喣山动(意思解释)
- 先声夺人(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赶尽杀绝(意思解释)
- 惊心动魄(意思解释)
- 拉大旗作虎皮(意思解释)
- 推三阻四(意思解释)
- 空口无凭(意思解释)
- 不攻自破(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举世无敌(意思解释)
- 扭直作曲(意思解释)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密锣紧鼓(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天作之合(意思解释)
- 竹篮打水一场空(意思解释)
- 麻木不仁(意思解释)
※ 遵养时晦的意思解释、遵养时晦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条条大路通罗马 | 比喻采用许多不同的方法办事,都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暴发户 | 指突然发了财得了势的人。 |
奇才异能 | 奇:少见的;异:特别的。指特殊的才智和能力。 |
凤毛麟角 | 凤;麟:凤凰、麒麟;是传说中珍禽异兽。凤凰身上的羽毛;麒麟头上的犄角。比喻珍贵、稀少的人或事物。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算尽锱铢 | 算:计算;锱铢:旧制1两=4锱,1两=24铢,比喻极其微小的数量。极微小的数量也要算。指苛敛钱财。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喔咿儒睨 | 儒睨:强笑的样子。形容老着脸皮,强作欢颜。 |
扬威耀武 | 见“扬威曜武”。 |
扶摇直上 | 扶摇:迅猛盘旋而上的旋风。乘着大旋风之势一直上升。比喻事物迅速地直线上升。有时也比喻官职提升得很快。 |
专心一志 | 形容一心一意,集中精力。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汗马功劳 | 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将士立下战功。后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 | 征:征战;荡:扫荡。形容转战南北,奋勇杀敌。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前仆后继 | 仆:倒下;继:跟上。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紧跟上去。形容斗争的英勇壮烈。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举目无亲 | 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面如土色 | 土色:灰黄色。脸色像泥土的颜色一样。形容非常恐惧的样子。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