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忧臣辱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君主有忧患是作臣子的耻辱。
出处宋·魏了翁《辞免督视军马乞以参赞军事从丞相行奏札》:“臣窃念主忧臣辱,义不得辞,跼蹐受命,退而差辟官吏、条列事目、调遣将士,凡所以为速发之计者,靡微不周。”
例子清·侯方域《为司徒公与宁南侯书》:“固以主忧臣辱,金革之义,不敢控辞;亦缘与将军知契素深,相须如左右手,倘得凭先声。”
基础信息
拼音zhǔ yōu chén rǔ
注音ㄓㄨˇ 一ㄡ ㄔㄣˊ ㄖㄨˇ
繁体主憂臣辱
感情主忧臣辱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功亏一篑(意思解释)
- 止戈为武(意思解释)
- 一本正经(意思解释)
- 日日夜夜(意思解释)
- 严刑峻法(意思解释)
- 穷途潦倒(意思解释)
- 夜深人静(意思解释)
- 止沸益薪(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夫唱妇随(意思解释)
- 玉卮无当(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不卑不亢(意思解释)
- 危急关头(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双柑斗酒(意思解释)
- 爱毛反裘(意思解释)
- 凌云之志(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义不容辞(意思解释)
- 前赴后继(意思解释)
- 别有用心(意思解释)
※ 主忧臣辱的意思解释、主忧臣辱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旁敲侧击 | 侧:旁边;击:敲打。在旁边敲打。比喻说话作文隐晦曲折;不直接把意思表达出来。 |
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 |
严阵以待 | 严:严肃整齐;严阵:整齐严正的阵势。摆好阵势等待着。指做好充分战斗准备;等着敌人。 |
穷乡僻壤 | 指荒远偏僻的地方。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鬼瞰其室 | 谓鬼神窥望显达富贵人家,将祸害其满盈之志。 |
止沸益薪 | 谓本欲止水沸腾,却反而在锅下加柴。喻所做与本来愿望相反。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巧上加巧 | 指一时凑巧或指人更加灵巧。 |
吃不了兜着走 | 比喻不能承受或担当。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祖传秘方 | 指祖先遗传下来的秘密配方。 |
妻儿老少 | 见“妻儿老小”。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黄耳传书 | 黄耳:犬名;书:书信。黄犬为主人往返传书。后比喻传递家信。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分门别类 | 门:类;别:区别。根据事物的特征分类。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各行其是 | 行:做;是:对的;其是:他自己认为是对的。各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去做。形容思想、行动不一致。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天下第一 | 形容没有人能比得上。 |
材雄德茂 | 指才德杰出。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迫不得已 | 迫:逼迫;已:停止;结束。逼得毫无办法;不得不如此。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欧风美雨 | 比喻来自欧美的思想文化等方面的侵袭。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逢人说项 | 比喻到处为人说好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