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缨洗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濯缨:洗涤冠缨;洗耳:不愿与闻世事。比喻避世守志,操行高洁
出处《魏书·刘献之传》:“吾常谓濯缨洗耳,有异人之迹,哺糟歠醨,有同物之志。”
基础信息
拼音zhuó yīng xǐ ěr
注音ㄓㄨㄛˊ 一ㄥ ㄒ一ˇ ㄦˇ
繁体濯纓洗耳
感情濯缨洗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经史子集(意思解释)
- 条条大路通罗马(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强中自有强中手(意思解释)
- 不敢苟同(意思解释)
- 挥霍无度(意思解释)
- 玩世不恭(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慷慨悲歌(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色中饿鬼(意思解释)
- 语重心长(意思解释)
- 进锐退速(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信口开河(意思解释)
- 念兹在兹(意思解释)
- 引领翘首(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豁然开朗(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惊心悼胆(意思解释)
- 一棍子打死(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弊多利少(意思解释)
- 好来好去(意思解释)
- 一清二楚(意思解释)
- 墨汁未干(意思解释)
- 弃重取轻(意思解释)
※ 濯缨洗耳的意思解释、濯缨洗耳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青出于蓝 | 青:靛春;蓝:蓼蓝;一种含有靛青素的草。靛青从蓼蓝草中炼出来;但颜色比蓼蓝更深。比喻学生胜过老师。 |
强中自有强中手 | 比喻技艺无止境,不能自满自大。同“强中更有强中手”。 |
空穴来风 | 穴:洞、孔;来:招致。有了空隙就会招致风吹来。比喻流言乘机传开来;或比喻消息或传说不是完全没有来由。 |
多谋善虑 | 谋:谋划,策划;虑:思考。富于智谋,又善于思考。 |
纵横开合 | 指操纵自如。同“纵横开阖”。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意气风发 | 意气:意志和气概;风发:形容俊伟豪迈。形容气概豪迈;精神振奋。 |
掉以轻心 | 掉:原意为摇摆;现只表示一种动作;无实义;轻心:漫不经心。对事情采取轻率的漫不经心的态度;不认真当回事。 |
材轻德薄 | 指才德疏浅。有时用为谦词。 |
年少无知 | 年纪小,不懂事。 |
视微知着 | 看到细微迹象,就能知道它的发展趋势。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口快心直 | 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 指幸运事不会连续到来,祸事却会接踵而至。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离弦走板 | 比喻言行偏离公认的准则。 |
雨散风流 | 比喻离散。 |
进锐退速 | 锐:迅速。急于求进者往往后退也快。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美人迟暮 | 原意是有作为的人也将逐渐衰老。比喻因日趋衰落而感到悲伤怨恨。 |
扪心自问 | 扪:按;摸;心:胸口。摸着胸口;自己问自己。指自我反思;醒悟。 |
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台 | 比喻随便遇到什么险恶的情况,都信心十足,毫不动摇。同“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