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日而待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指日可待”。
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一回:“将来执掌昭阳,可指日而待,为何夫人双眉反蹙起来?”
例子孙中山《心理建设(孙文学说)》第四章:“倘计划既定,按图施工,则成效可指日而待矣。”
基础信息
拼音zhǐ rì ér dài
注音ㄓˇ ㄖˋ ㄦˊ ㄉㄞˋ
感情指日而待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为期不远。
近义词指日可待、指日可俟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意思解释)
- 刚正不阿(意思解释)
- 坚强不屈(意思解释)
- 石枯松老(意思解释)
- 挺身而出(意思解释)
- 彬彬有礼(意思解释)
- 火树银花(意思解释)
- 旧地重游(意思解释)
- 雪兆丰年(意思解释)
- 空谷传声(意思解释)
- 连编累牍(意思解释)
- 庖丁解牛(意思解释)
- 有权有势(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事与愿违(意思解释)
- 摧身碎首(意思解释)
- 举直错枉(意思解释)
- 古往今来(意思解释)
- 受益匪浅(意思解释)
- 短寿促命(意思解释)
- 空腹高心(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有志竟成(意思解释)
- 怜香惜玉(意思解释)
- 面如土色(意思解释)
- 面授机宜(意思解释)
- 五花八门(意思解释)
※ 指日而待的意思解释、指日而待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秋高气和 | 形容秋空高朗、天气晴和。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
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
颠沛流离 | 颠沛:遭受挫折或困难;流离:离散、流落。因生活困窘而到处奔波流浪。 |
鼠凭社贵 | 老鼠把窝做在土地庙下面,使人不敢去挖掘。比喻坏人仗势欺人。 |
杨柳依依 | 杨柳:古诗文中杨柳通用,泛指柳树。依依:轻柔的样子。古人送行,折柳相赠,表示依依惜别。比喻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 |
不僧不俗 | 僧:指和尚。指不三不四,不伦不类。 |
安安静静 | 指没有声音,没有吵闹和喧哗。 |
今来古往 | 犹古往今来。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国无宁日 | 宁:安宁。国家没有太平的时候。 |
熟能生巧 | 巧:技巧。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
恶醉强酒 | 强:硬要。怕醉却又猛喝酒。比喻明知故犯。 |
理直气壮 | 直:正确、合理、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正确、充分;说话的气势就很盛。 |
古往今来 | 从古代到现在。泛指很长一段时间。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超然物外 | 超然:脱离;不介入;物:客观世界。超脱于世俗生活之外;意指对现实的一切都不感兴趣。也比喻置身事外。 |
身败名裂 | 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 |
生知安行 | 生来就知道天下通行的大道,从容安然地实现天下的大道。 |
踵武前贤 | 踵:脚跟。武:足迹。跟随着前人的脚步走。比喻效法前人。 |
雷大雨小 | 比喻说得多,做得少,声势很大,实效很小。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 铄金:熔化金属;积毁:积累的毁谤;销骨:熔化骨头。众人的言论能够熔化金属,纷纷而来的毁谤足以致人于死地。比喻舆论力量的强大。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哀兵必胜 | 哀兵:由受迫而悲愤地奋起反抗的军队。一说“哀;悯也”。怜惜和慈爱士卒。①指因受欺侮而怀着激愤情绪为正义而战的军队一定能打胜仗。反引申为由横遭侵凌残害而悲愤满腔的国家和民族;能奋起抗战;必获胜利。②慈爱士卒而得人心者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