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再赦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一岁载赦”。
出处宋·范祖禹《唐鉴》卷三:“一岁再赦,善人喑哑。”
例子一岁再赦,好人喑哑。《旧唐书·太宗纪上》
基础信息
拼音yī suì zài shè
注音一 ㄙㄨㄟˋ ㄗㄞˋ ㄕㄜˋ
繁体一歲再赦
感情一岁再赦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一岁载赦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青出于蓝(意思解释)
- 奉命惟谨(意思解释)
- 床上安床(意思解释)
- 穷年累世(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意思解释)
- 隔靴搔痒(意思解释)
- 付之一炬(意思解释)
- 鸥鸟不下(意思解释)
- 清清楚楚(意思解释)
- 长命富贵(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意思解释)
- 志在千里(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语不惊人(意思解释)
- 一场空(意思解释)
- 团团转(意思解释)
- 满招损,谦受益(意思解释)
- 春冰虎尾(意思解释)
- 室徒四壁(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国泰民安(意思解释)
- 绘声绘影(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如痴如醉(意思解释)
※ 一岁再赦的意思解释、一岁再赦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不动声色 | 动:变动;声:说话的声音;色:脸色。内心活动丝毫没有在语言和神情上流露出来。形容镇静、沉着。也作“声色不动”、“不露声色”。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泥牛入海 | 泥塑的牛进入大海中就会化掉。比喻一去不返;杳无音信。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当仁不让 | 碰到应该做的好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托;不谦让。当:面对着;仁:原指正义的事;现泛指应该做的好事。 |
自强不息 | 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停步。息:停止。 |
宁为鸡口,毋为牛后 | 比喻宁居小者之首,不为大者之后。同“宁为鸡口,无为牛后”。 |
旁征博引 | 旁:广泛;征:征求;博:广博;引:引证。广泛地引用材料作为依据、例证。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有求必应 | 只要有人请求;就一定答应。形容容易答应人的请求;好说话。 |
心上心下 | 形容心神不安。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无稽之谈 | 稽:音机;查考;谈:话语;传言。没有根据的说法。 |
绵里藏针 | 绵絮里边藏着针。比喻外表温柔;内心尖刻厉害;也比喻柔中有刚。 |
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通时合变 | 同“通权达变”。 |
一刹那 | 刹那:梵文ksana的音译。指十分短促的时间。 |
足不出门 | 同“足不出户”。 |
义不容辞 | 义:道义;容:允许。辞:推辞。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困兽犹斗 | 困兽:被围困的野兽;犹:还、仍;斗:搏斗。被围困的野兽还要搏斗。比喻陷于绝境的失败者还要顽抗。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