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三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五年》:“一国三公,吾谁适从?”
例子武夫当道势汹汹,一国三公谁适从。(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七十四回)
基础信息
拼音yī guó sān gōng
注音一 ㄍㄨㄛˊ ㄙㄢ ㄍㄨㄥ
繁体一國三公
感情一国三公是贬义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
近义词政出多门
英语state with three ruler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颠沛流离(意思解释)
- 拂袖而去(意思解释)
- 兵荒马乱(意思解释)
- 蹑手蹑脚(意思解释)
- 寿元无量(意思解释)
- 反治其身(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生死有命(意思解释)
- 尘外孤标(意思解释)
- 婆婆妈妈(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令人作呕(意思解释)
- 舞刀跃马(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迭床架屋(意思解释)
- 横七竖八(意思解释)
- 绵里藏针(意思解释)
- 地丑德齐(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充耳不闻(意思解释)
- 故态复萌(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坐怀不乱(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如火如荼(意思解释)
※ 一国三公的意思解释、一国三公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闳意妙指 | 见“闳意眇指”。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满满当当 | 形容很满的样子。 |
引鬼上门 | 比喻招来坏人。 |
快马加鞭 | 对本来跑得很快的马再打几鞭。比喻快上加快。 |
志满意得 | 志向实现,心满意足。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喟然长叹 | 喟然:叹气的样子。因感慨而深深地叹气。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大张旗鼓 | 大规模地摇旗擂鼓(张:展开;铺排;旗鼓:古代作战时传达军令的用具)。原形容作成的规模和声势大;现泛指做事规模和声势很大。 |
水中捞月 | 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款学寡闻 | 形容学问浅、见识少。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凹凸不平 | 形容平面上有凸出和凹进的地方。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牛郎织女 | 牛郎织女是从牵牛星和织女星两个星名衍化而成的传统神话中的两个主角。传说织女是天帝的孙女;织造云锦;但跟牛郎结婚以后;就中断织锦;致使天帝震怒;责令分离;每年七夕准相会一次。现比喻夫妻长期分离。 |
凡夫俗子 | 泛指平庸的人。 |
稳如泰山 | 稳:稳固。稳固得像泰山一样。形容极其稳固;不可动摇。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引领翘首 | 引领:伸长脖子;翘首:抬头。伸长脖子,抬着头。非常盼望的样子。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拨乱济危 | 平定乱世,救济危难。亦作“拨乱济时”。 |
昏聩无能 | 昏:眼睛看不清楚;聩:耳朵听不清楚。眼花耳聋,没有能力。比喻头脑糊涂,没有能力,分不清是非。 |
流风馀俗 | 遗留的风气、习俗。 |
绝路逢生 | 形容在最危险的时候得到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