悬车束马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形容险阻。
出处《国语·齐语》:“悬车束马,逾太行与辟耳之溪拘夏。”韦昭注:“太行、辟耳,山名也。拘夏,辟耳之溪也。三者皆山险溪谷,故悬钩其车,偪束其马以渡。”
例子公卷甲北塞,悬车束马,遂得策预葭萌,勋参绵竹。北周·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
基础信息
拼音xuán chē shù mǎ
注音ㄒㄨㄢˊ ㄔㄜ ㄕㄨˋ ㄇㄚˇ
繁体懸車束馬
感情悬车束马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悬兵束马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闻风而动(意思解释)
- 支支吾吾(意思解释)
- 斗方名士(意思解释)
- 形影相顾(意思解释)
- 歇斯底里(意思解释)
- 命中注定(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大包大揽(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笃近举远(意思解释)
- 材轻德薄(意思解释)
- 口快心直(意思解释)
- 可想而知(意思解释)
- 多情善感(意思解释)
- 己溺己饥(意思解释)
- 将寡兵微(意思解释)
- 作贼心虚(意思解释)
- 本末倒置(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吉光片羽(意思解释)
- 三三两两(意思解释)
- 半夜三更(意思解释)
- 通今达古(意思解释)
- 风声鹤唳(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地大物博(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取之不尽(意思解释)
※ 悬车束马的意思解释、悬车束马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进种善群 | 谓提高民族素质。 |
尽信书不如无书 | 泛指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上或迷信书本。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如履薄冰 | 好像踩着薄薄的冰。比喻在危险的境地而提心吊胆。 |
筋疲力竭 | 筋:筋骨;疲:疲劳。形容非常疲乏。 |
信及豚鱼 | 及:达到;豚:小猪。信用及于小猪和鱼那样微贱的东西。比喻信用非常好。 |
疙里疙瘩 | 文字不通畅,物体不平滑很粗糙。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正人君子 | 旧时指正直;有道德的人物。现多用来讽刺假装正经的人。 |
鸡胸龟背 | 凸胸驼背。 |
风和日丽 | 和:柔合;温和。轻风柔和;阳光灿烂。形容天气晴和。 |
风急浪高 | 形容风浪很大。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舞刀跃马 | 挥舞刀枪,纵跃战马。比喻奋勇作战。 |
皮笑肉不笑 | 极其不自然地装出一副笑脸。形容虚伪或心怀恶意的样子。 |
龙驭上宾 | 亦作“龙御上宾”。《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涘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馀人,龙乃上去。”后因用“龙驭上宾”为皇帝之死的讳饰语。意为乘龙升天,为天帝之宾。 |
起死回生 | 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指将没有多少希望的事情挽救回来。 |
韩信将兵,多多益善 | 将:统率,指挥。比喻越多越好。 |
狼吞虎咽 | 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胆大心小 | 形容办事果断,考虑周密。 |
故态复萌 | 老样子又重新恢复。指原来的旧习气和老毛病又重犯了。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束身受命 | 束身:约束自身,不放纵。比喻投案。指投案归顺过去以后、听从命令。 |
福善祸淫 | 指行善的得福,作恶的受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