恕己及人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恕:宽恕。宽恕自己,推及别人。
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至理》:“慈心于物,恕己及人。”
例子宋·曾巩《节相制》:“束发修身,有恕己及人之志。”
基础信息
拼音shù jǐ jí rén
注音ㄕㄨˋ ㄐ一ˇ ㄐ一ˊ ㄖㄣˊ
感情恕己及人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宽恕别人。
近义词恕己及物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物阜民安(意思解释)
- 用心竭力(意思解释)
- 门当户对(意思解释)
- 发综指示(意思解释)
- 天涯海角(意思解释)
- 损人不利己(意思解释)
- 胸有成竹(意思解释)
- 扬幡擂鼓(意思解释)
- 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意思解释)
- 进道若退(意思解释)
- 惊鸿艳影(意思解释)
- 表里如一(意思解释)
- 乳臭未干(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骨肉之亲(意思解释)
- 便还就孤(意思解释)
- 恐后争先(意思解释)
- 法不阿贵(意思解释)
- 迫不得已(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千家万户(意思解释)
- 风风雨雨(意思解释)
- 雅俗共赏(意思解释)
- 霜露之悲(意思解释)
- 屦及剑及(意思解释)
- 纵横四海(意思解释)
-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意思解释)
※ 恕己及人的意思解释、恕己及人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释车下走 | 释:放下,放开。下车徒步跑。形容遇事不冷静。 |
春风化雨 | 化雨:适时的雨。像用和暖的春风吹拂人;似及时的雨水滋润大地一样。比喻良好教育的普遍深入。也用来称颂师长的教诲。 |
落叶归根 | 树叶落到树根旁。比喻事物有一定的归宿。多指客居异乡的人;最终还是要回归本乡本土。 |
知无不言,言无不听 | 说的人,凡是知道的无不说出,听的人,没有一句话不接受。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褒善贬恶 | 对好人好事加以赞扬;对坏人坏事加以斥责。指分清善恶,提出公正的评价。 |
满山遍野 | 布满山岭田野。形容数量多或范围广。 |
栋梁之材 | 可以做屋栋房梁的材料。比喻能够担当重任的人。 |
朝令夕改 | 早上发的命令;晚上就改变。形容政令多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
唯物主义 | 认为世界就其本质来说是物质的,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意识是物质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的哲学观点。 |
骨肉之亲 | 骨肉:骨和肉,比喻至亲;亲:亲爱。比喻父母、兄弟、子女之间相亲相爱的关系。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道山学海 | 道、学:学问。学识比天高比海深。形容学识渊博。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春去冬来 | 春天过去,冬天到来。形容时光流逝 |
白草黄云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双柑斗酒 | 比喻春天游玩胜景。 |
取之不尽 | 拿不尽。形容极其丰富。 |
似曾相识 | 好象曾经见过。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 |
有志竟成 | 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出神入化 | 神:神妙;化:指化境;极高超的境界。超出神妙;进入化境。形容技艺达到非常高超的境界。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变化。 |
冠履倒易 | 比喻上下位置颠倒,尊卑不分。 |
破釜沉舟 | 釜:古代的一种锅;舟:船。砸碎锅子;凿沉船只。比喻战斗到底。 |
恩重如山 | 恩情像高山一样厚重;形容恩义极为深重。 |
举措不当 | 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