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行俱下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眼睛一瞥就能看下十行文字。形容读书极快。
出处《梁书 简文帝纪》:“读书十行俱下,九流百氏,经目必记。”
例子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31卷:“资性聪明,一目十行俱下。”
基础信息
拼音shí háng jù xià
注音ㄕˊ ㄏㄤˊ ㄐㄨˋ ㄒ一ㄚˋ
感情十行俱下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读书极快。
近义词一目十行
英语be quick at read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意思解释)
- 逆道乱常(意思解释)
- 旁若无人(意思解释)
- 所作所为(意思解释)
- 风驰电掣(意思解释)
- 南辕北辙(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鬼烂神焦(意思解释)
- 旁征博引(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挖空心思(意思解释)
- 纷乱如麻(意思解释)
- 树欲静而风不止(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黑天半夜(意思解释)
- 龙驭上宾(意思解释)
- 离奇古怪(意思解释)
- 度德量力(意思解释)
- 立竿见影(意思解释)
- 散言碎语(意思解释)
- 了如指掌(意思解释)
- 张徨失措(意思解释)
- 材优干济(意思解释)
- 妖魔鬼怪(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头上末下(意思解释)
- 湖海飘零(意思解释)
※ 十行俱下的意思解释、十行俱下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歇斯底里 | 情绪异常激动,举止失常。 |
杜绝言路 |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不纳谏言。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咄咄逼人 | ①气势汹汹;盛气凌人;言语或神态中有一种威胁逼人的气势。咄咄:表示惊奇的声音。②形容本领赶上或超过别人;令人惊诧。 |
亲上成亲 | 谓原是亲戚,又再结姻亲。 |
有权有势 | 势:地位和权力。既有权力,又有地位。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秽德垢行 | 指自污浊其德行以避祸患。 |
斗水活鳞 | 语本《庄子·外物》:“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后因以“斗水活鳞”比喻得到微薄的资助而解救眼前的危急。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散带衡门 | 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
平地一声雷 | 比喻突然发生的重大变动。也比喻名声或地位突然升高。 |
勤学苦练 | 认真学习,刻苦训练。 |
断章截句 | 不顾上下文义,截取文章的一段或一句,而弯曲原意。断、截:割裂。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平生莫做亏心事,半夜敲门不吃惊 | 平生:有生以来;亏心:违背良心。从来没有干过违背良心的事,即使夜半人敲门也不吃惊。形容为人处事光明正大,心地坦然。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不问青红皂白 | 比喻不分是非,不问情由。 |
暴露无遗 | 暴露:显露;显现;遗:遗漏。全部、彻底地暴露了出来;没有丝毫遗漏。 |
乔太守乱点鸳鸯谱 | 鸳鸯:鸟名,比喻夫妻。乔太守审理案件时将错就错,乱点鸳鸯,将三对夫妻相互错配。比喻胡乱指挥。 |
人尽其才 | 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才能。尽:全部用出。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首尾两端 | 两端:拿不定主意。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动摇不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