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首异处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身体和头颅分在不同地方。指被杀头。
出处《北齐书 王琳传》:“身首异处,有足悲者。”
例子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10回:“如今身首异处,又连累了若干家属。”
基础信息
拼音shēn shǒu yì chù
注音ㄕㄣ ㄕㄡˇ 一ˋ ㄔㄨˋ
繁体身首異處
感情身首异处是中性词。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指被杀头。
谜语初到他乡
近义词身首分离
英语One's head and one's body lie in two different places.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动天地,感鬼神(意思解释)
- 初出茅庐(意思解释)
- 鉴影度形(意思解释)
- 骨肉离散(意思解释)
- 有约在先(意思解释)
- 活蹦乱跳(意思解释)
- 销声匿迹(意思解释)
- 春山如笑(意思解释)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意思解释)
- 鸡胸龟背(意思解释)
- 目眩心花(意思解释)
- 信以为真(意思解释)
- 拔苗助长(意思解释)
- 抱恨黄泉(意思解释)
- 融会贯通(意思解释)
- 休戚是同(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清风劲节(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绿林强盗(意思解释)
- 苦口婆心(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圆凿方枘(意思解释)
- 大势所趋(意思解释)
- 药石无效(意思解释)
- 势在必行(意思解释)
- 甘拜下风(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身首异处的意思解释、身首异处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名士风流 | 名士的风度和习气。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 |
经文纬武 | 治理国家的本领,文的武的都具备。 |
习非成是 | 对某些错误事情习惯了,反以为本来就是对的。 |
狐死首丘 | 首丘:头向着狐穴所在的土丘。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千锤打锣,一锤定音 | 比喻在众说纷纭的情况下发表决定性的意见。 |
言而无信 |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
蹑手蹑脚 | 蹑:放轻脚步。形容动作很轻;有时指走路时非常小心;或偷偷地跟随。 |
玉卮无当 | 卮:古代盛酒的器皿;当:底。玉杯没有底。后比喻事物华丽而不合实用。 |
饮水思源 | 喝水时想到水源。比喻不忘本。 |
铁面无私 | 形容公正严明;不讲情面。铁面:比喻刚直无私。 |
下临无地 | 临:居高处朝向低处。从高往下看,望不见底。形容地势极其陡峭。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十羊九牧 | 十头羊倒用九个人放牧。比喻官多民少,赋税剥削很重。也比喻使令不一,无所适从。 |
冠绝一时 | 冠绝:遥遥领先,位居第一。形容在某一时期内超出同辈,首屈一指。 |
永垂不朽 | 朽:磨灭。指光辉的事迹或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下去;永远不会磨灭。” |
己溺己饥 | 亦作“己饥己溺”。语出《孟子·离娄下》:“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后因以“己溺己饥”或“己饥己溺”谓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
目不斜视 | 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
公才公望 | 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
罪上加罪 | 指罪恶更为严重。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钻木取火 | 硬木棒对着木头摩擦或钻进去,靠摩擦取火。 |
兴高采烈 | 兴致高;精神饱满。采:精神;烈:强烈;旺盛。 |
倒裳索领 | 索:搜寻、寻求。把衣裳倒过来寻找领口。比喻办事抓不到要点。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之子于归 | 之子:这个女子;于归:到丈夫家中去。指女子出嫁 |
安闲自得 | 自得:自己感到舒适。安静清闲,感到非常舒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