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鼎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
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
例子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4回:“三分鼎足浑是梦,踪迹空留在人间。”
基础信息
拼音sān fēn dǐng zú
注音ㄙㄢ ㄈㄣ ㄉ一ㄥˇ ㄗㄨˊ
感情三分鼎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三足鼎立。
近义词三分鼎立
英语like the three legs of a tripod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倒果为因(意思解释)
- 说东道西(意思解释)
- 残花败柳(意思解释)
- 个人主义(意思解释)
- 章甫荐履(意思解释)
- 穷家富路(意思解释)
- 炙手可热(意思解释)
- 男女授受不亲(意思解释)
- 苦思冥想(意思解释)
- 不分青红皂白(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安眉带眼(意思解释)
- 俭以养德(意思解释)
- 常年累月(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女扮男装(意思解释)
- 敢不承命(意思解释)
- 叽叽喳喳(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将功折罪(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聪明才智(意思解释)
- 散带衡门(意思解释)
- 从天而降(意思解释)
- 千真万确(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寥寥无几(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三分鼎足的意思解释、三分鼎足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木本水源 | 树的根本,水的源头。比喻事物的根本或事情的原因。 |
嫁狗随狗 | 比喻女子只能顺从丈夫。 |
铁郭金城 | 比喻设防坚固的城池。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见多识广 | 识:知道。看到的多;知道的广。形容资格较老;经验丰富;知识广博。 |
直截了当 | 了当:干脆;爽快。干脆爽快;不绕弯子。 |
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喜新厌旧 | 厌:厌恶。喜欢新的;厌弃旧的。多指用情不专一。 |
安步当车 | 安:安详从容;不慌不忙。步:步行;当:代替。不慌不忙地步行;权当是乘车。又借指人能安于贫贱自行其乐。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识字知书 | 谓有文化知识。 |
逆来顺受 | 逆:不顺;顺:顺从;受:忍受。碰上十分恶劣的境遇而顺从地忍受;不作反抗。 |
偶一为之 | 偶:偶尔;偶然;为:做;干;之:代词;代某件事。偶尔做一回。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绊脚石 | 绊脚的石头,比喻阻碍前进的东西。 |
尘外孤标 | 尘外:世外;孤标:孤立的标志。形容清峻突出或人的清高品质。 |
吴头楚尾 | 今江西北部,春秋时是吴、楚两国交界的地方,它处于吴地长江的上游,楚地长江的下游,好象首尾互相衔接。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定国安邦 | 邦:国家。治理和保卫国家,使国家安定稳固。 |
兵微将寡 | 微、寡:少。兵少将也不多。形容力量薄弱。 |
地大物博 | 地域辽阔;物产丰富。 |
受益匪浅 | 匪:通“非”。得到的好处很多。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汲汲顾影 | 惶惶然自顾其影,孤苦失望的样子。也指频频地自顾其影,洋洋得意的样子。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举足轻重 | 一挪动脚;就会影响两边的分量。原指一个实力强的人处于两方之间;只要稍微偏向一方;就会打破均势。比喻地位极其重要;足以左右全局。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