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络人心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笼络:原是羁绊牲口的用具;引申为使用手段拉拢人。用权术耍手段以拉拢、驾驭别人。
出处《宋史 胡安国传》:“自蔡京得政,士大夫无不受其笼络,超然远迹不为所污如安国才实鲜。”
例子赵县长一上任便四处奔跑,今天这公司,明天那机关,早晨李处长,晚上刘总裁,以求笼络人心,坐稳宝座。
基础信息
拼音lǒng luò rén xīn
注音ㄌㄨㄥˇ ㄌㄨㄛˋ ㄖㄣˊ ㄒ一ㄣ
繁体籠络人心
正音“络”,不能读作“gěi”。
感情笼络人心是贬义词。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辨形“络”,不能写作“洛”、“给”。
歇后语刘备摔阿斗
谜语给人小恩小惠
近义词收买人心
反义词众叛亲离
英语cultivate people's good will(win over the people's support)
俄语занимáться демагогией
日语人心(じんしん)をろう絡す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金不换(意思解释)
- 自暴自弃(意思解释)
- 一无所有(意思解释)
- 缘悭分浅(意思解释)
- 野心勃勃(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前瞻后顾(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一拥而上(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晓以大义(意思解释)
- 不三不四(意思解释)
- 鬼瞰其室(意思解释)
- 过而能改(意思解释)
- 顾影弄姿(意思解释)
- 命与仇谋(意思解释)
- 不治之症(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粗服乱头(意思解释)
- 死不开口(意思解释)
- 平心而论(意思解释)
- 动魄惊心(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共为唇齿(意思解释)
- 断织劝学(意思解释)
- 一窍不通(意思解释)
- 身败名裂(意思解释)
※ 笼络人心的意思解释、笼络人心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混世魔王 | 比喻扰乱人世的凶人或骄纵恣肆的人。 |
力所能及 | 及:达到。自己的力量能达到。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防患于未然 |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惜指失掌 | 惜:吝惜。因舍不得一个指头而失掉一个手掌。比喻因小失大。 |
人心归向 | 向:归向,向往。指人民群众所拥护的,向往的。 |
流离颠沛 | 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
半路出家 |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是从小而是年岁大点才去当和尚、尼姑或道士的。泛指半路上才学着干某一行不是本行出身。 |
悬崖勒马 | 在高高的山崖边上勒住马。比喻到了危险的边缘及时清醒回头。勒:收住缰绳。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供不应求 | 供应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供:供应。 |
困而不学 | 困:困惑,不明白。困惑不明白却不肯学习。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缠绵悱恻 | 缠绵:情感萦绕而不能解脱;悱恻:悲苦。形容心情悲苦;无法排遣。后也指诗文情调凄怆而婉转。也作“悱恻缠绵”。 |
令人满意 | 指让人意愿得到满足。 |
羽旄之美 | 装饰着羽毛的旗子飘动的状观景象。 |
兵戎相见 | 兵戎:武器。以武力相见。指用战争解决问题。 |
湖光山色 | 湖水风光;山峦秀色。形容山水景色之美。 |
运筹帷幄 | 运筹:筹划;策划。帷幄:军中营帐。原指在营帐中谋划制定作战的方法策略。 |
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 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 |
认贼作父 | 把坏人当作父亲;常指卖身投靠坏人或敌人。 |
如出一辙 | 辙:车辙;车轮压出的痕迹。象出自同一个车辙。比喻两件事情非常相似。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奋起直追 | 奋:鸟类展翅起飞。形容在已经落后的情况下;振作起来;一股劲地赶上去。 |
当头棒喝 | 当头:迎头;喝:大声喊叫。原是佛教用语。禅宗和尚接待初学的人用棒迎头一击;或大喝一声;以考验对方的领悟程度。现在泛指使人震动和醒悟的猛烈手段。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