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授民时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见“敬授人时”。
出处南朝·梁·梁元帝《庆东耕启》:“伏惟陛下,敬授民时,造幄籍圃。”
例子《梁书·元帝纪》:“食乃民天,农为治本,垂之千载,贻诸百王,莫不敬授民时,躬耕帝籍。”
基础信息
拼音jìng shòu mín shí
注音ㄐ一ㄥˋ ㄕㄡˋ ㄇ一ㄣˊ ㄕˊ
繁体敬授民時
感情敬授民时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敬授人时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吠影吠声(意思解释)
- 不登大雅之堂(意思解释)
- 嘘寒问暖(意思解释)
- 山雨欲来风满楼(意思解释)
- 意气风发(意思解释)
- 如法炮制(意思解释)
- 溢于言表(意思解释)
- 万无一失(意思解释)
- 半吊子(意思解释)
- 反面无情(意思解释)
- 罪上加罪(意思解释)
- 战天斗地(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意思解释)
- 著手成春(意思解释)
- 心上心下(意思解释)
- 无影无踪(意思解释)
- 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意思解释)
- 不宁唯是(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刮目相看(意思解释)
- 北斗之尊(意思解释)
- 欧风美雨(意思解释)
- 阴阳怪气(意思解释)
- 坑坑洼洼(意思解释)
- 声驰千里(意思解释)
- 大起大落(意思解释)
※ 敬授民时的意思解释、敬授民时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缝衣浅带 | 宽袖大带是古代儒者的服饰,借指儒者。 |
炒鱿鱼 | 因鱿鱼一炒就卷起来,比喻卷铺盖。指解雇。 |
用心竭力 | 用尽心计和力量。 |
浪费笔墨 | 指人作品不好或文章过于繁琐。 |
故步不离 | 故步:旧的步法。比喻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不求上进。 |
肝胆过人 | 胆量超过一般人。比喻有勇气,有血性。 |
半吊子 |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
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团团转 | 回环旋转,形容不知道怎么办好。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 | 阋:争吵;墙:门屏;御:抵御。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一致对外。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 | 逢:遭遇,遇见。比喻交战或竞技的双方本领相当,不相上下。 |
刀耕火种 | 指把草木烧成灰当作肥料;就地挖坑播下种子。指原始的农业耕作技术。也作“火耨刀耕”。 |
面有难色 | 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 |
知往鉴今 | 鉴:借鉴。了解过去作为今天的借鉴。 |
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屡试不爽 | 屡次试验都不错。 |
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细水长流 | 细:微小。比喻节约使用财物;使经常不缺用。也比喻一点一滴不间断做某件事。 |
移日卜夜 | 指昼夜相继。 |
扣人心弦 | 扣:敲打。心弦:指因感动而引起共鸣的心。也作“动人心弦”。形容言论或表演深深地打动人心。 |
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争分夺秒 | 不放过一分一秒;形容对时间抓得很紧。也作“分秒必争”。 |
平时不烧香,急来抱佛脚 | 谚语。原比喻平时不往来,遇有急难才去恳求。后多指平时没有准备,临时慌忙应付。 |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 旧时认为有知识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 |
表面文章 | 比喻浮夸或不切实际,敷衍塞责的做法。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
风卷残云 | 大风把残留下的浮云一下子刮走。比喻把残存的东西扫荡干净;也用来形容很快把食物吃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