掎角之势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掎:拉住;这里指拉住腿;角:鹿角。指抓住角。形容兵分两路相互配合;形成夹击或牵制的态势。
出处左丘明《左传 襄公十四年》:“譬如捕鹿,晋人角之,诸戎掎之,与晋掊之。”
例子不若分兵屯小沛,守邳城,为掎角之势,以防曹操。(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二回)
基础信息
拼音jǐ jiǎo zhī shì
注音ㄐ一ˇ ㄐ一ㄠˇ ㄓ ㄕˋ
繁体掎角之勢
正音“掎”,不能读作“qí”。
感情掎角之势是中性词。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互相配合,两面夹击。
辨形“掎”,不能写作“倚”。
近义词犄角之势
英语a situation similar to a pincers movem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二百五(意思解释)
- 杀手锏(意思解释)
- 八斗之才(意思解释)
- 说一不二(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天之骄子(意思解释)
- 白日见鬼(意思解释)
- 叫化子(意思解释)
- 心直口快(意思解释)
- 触目皆是(意思解释)
-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夷为平地(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漫不经心(意思解释)
- 新官上任三把火(意思解释)
- 阳春白雪(意思解释)
- 冲锋陷阵(意思解释)
- 意兴索然(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刻不容缓(意思解释)
- 起死回生(意思解释)
- 顾景惭形(意思解释)
- 春寒料峭(意思解释)
- 会少离多(意思解释)
- 草满囹圄(意思解释)
- 图穷匕见(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掎角之势的意思解释、掎角之势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照单全收 | 指按照礼单的数目全部接受。 |
儿女情多 | 指男女相爱的感情丰富。 |
此一时彼一时 | 指时间不同,情况亦异,不能相提并论。 |
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万众一心 | 千万人一条心。形容齐心协力团结一致。 |
披肝沥胆 | 披:披露;沥:滴下。露出肝脏;滴出胆汁。比喻真心对待;倾吐心里话。也形容十分忠诚。 |
一钱太守 | 比喻值得称赞的廉洁的官吏。或讥讽那些贪官污吏贪财。 |
背腹受敌 | 指前后都受到敌人的攻击。 |
有胆有识 | 既有胆量又有见识。 |
进本退末 | 本:根本;末:枝节。指重视根本、主要的东西,抑制直接、次要的。 |
河鱼腹疾 | 指腹泻。 |
兵荒马乱 | 兵、马:指战争;荒:荒乱。指社会秩序极端不安定。形容战时社会动荡不安;混乱的情景。 |
大树将军 | 原指东汉冯异。后常指不居功自傲的将领。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薄暮冥冥 | 薄暮: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冥冥:天地昏暗。傍晚时天色昏暗。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 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
惹事生非 | 招惹是非,引起争端。 |
进道若退 | 谓前进之道反若后退。 |
挖空心思 | 形容费尽心计;想尽一切办法。 |
海底捞月 | 也作“水中捞月”、“海中捞月”。捞:捞取。从海中捞月亮。形容做事白费力气;根本达不到目的。 |
断香零玉 | 比喻女子的尸骸。 |
饭囊酒瓮 | 比喻只会吃饭喝酒,不会做事的人。 |
比众不同 | 与大家相比,大不一样。 |
著手成春 | 著手:动手接触。指诗歌格调自然清新。后比喻医术高明。 |
满园春色 | 整个园子里一片春天的景色。比喻欣欣向荣的景象。 |
唇枪舌剑 | 嘴唇像枪;舌头像剑。形容能言善辩;言词犀利;针锋相对。也作“舌剑唇枪。” |
叫苦连天 | 一声接一声地诉苦。 |
立地书橱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文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