衮衣以归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衮衣:古代君王穿的礼服;归:回来。立下赫赫战功,官拜高位回来。
出处唐·刘禹锡《贺门下裴相公启》:“绣斧既定,衮衣以归。”
基础信息
拼音gǔn yī yǐ guī
注音ㄍㄨㄣˇ 一 一ˇ ㄍㄨㄟ
繁体衮衣以歸
感情衮衣以归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衮衣西归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讴功颂德(意思解释)
- 梦幻泡影(意思解释)
- 筋疲力竭(意思解释)
- 鹤立鸡群(意思解释)
- 仰屋著书(意思解释)
- 唯物主义(意思解释)
- 营私舞弊(意思解释)
- 化鸱为凤(意思解释)
- 稳操胜券(意思解释)
- 吴头楚尾(意思解释)
- 拔茅连茹(意思解释)
- 钿合金钗(意思解释)
- 共商国是(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意思解释)
- 大腹便便(意思解释)
- 家无儋石(意思解释)
- 一鼓作气(意思解释)
- 错落有致(意思解释)
- 贤母良妻(意思解释)
- 湖光山色(意思解释)
- 斗南一人(意思解释)
- 卑鄙龌龊(意思解释)
- 伸手不见五指(意思解释)
- 壮心不已(意思解释)
- 脱口而出(意思解释)
- 荡然无余(意思解释)
- 天相吉人(意思解释)
※ 衮衣以归的意思解释、衮衣以归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强取豪夺 | 凭强力或权势夺取。 |
放牛归马 | 把作战用的牛马牧放。比喻战争结束,不再用兵。 |
杀手锏 | 喻指取胜的绝招。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慌里慌张 | 指焦急不安或精神慌乱。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通都大邑 | 都:都市;邑:城。四通八达的大都会、大城市。 |
不得而知 | 得:能够。无从知道。 |
古色古香 | (陈设、器物或艺术品)具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古香:古书画散发出的气味。 |
过而能改 | 有了错误就能改正。 |
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走南闯北 | 指走过南方北方不少地方。也泛指闯荡。 |
狭路相逢 | 在很窄的路上相遇;没有地方可让。后多用来指仇人相见;彼此都不肯轻易放过。 |
风虎云龙 | 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
亡命之徒 | 指逃亡的人。也称冒险犯法;不顾性命的人。亡:无;命:名;亡命:逃匿则削除名籍;故以逃亡为亡命;即逃亡;流亡;徒:一类人(含贬义)。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 用公道来回报怨恨,用恩德来回报恩德。 |
二三其意 | 即三心二意。指心意不专一,反复无常。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刮目相看 | 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 山阴道:在会稽城西南郊外,那里风景优美。原指一路上山明水秀,看不胜看。后用下句比喻来往的人多,应接不过来。 |
壮心不已 | 指有抱负的人到了晚年;雄心壮志仍不衰减。壮心:宏大的志向;已:停止。 |
避俗趋新 | 避:舍弃;趋:奔赴,趋向。指舍弃旧俗而追求新潮。 |
在此存照 | 照:查考,察看。写下字据保存进来,以作凭证 |
单刀直入 | 单刀:短柄长刀;直:径直;入:刺入。用短柄长刀直接刺入。原意是认准目标;勇猛向前。后比喻说话、办事直截了当;不绕弯子。 |
东道主 | 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
势在必行 | 行:做。从事情发展的趋势看,必须采取行动。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西学东渐 | 渐:流入。西方的各种学说向东方流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