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壁功深的成语故事

拼音miàn bì gōng shēn
基本解释面壁:佛家语,指面对墙壁默坐静修。和尚面壁静修,道行很深。比喻某人在某一方面造诣很深。
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一:“寓止于嵩山少林寺,面壁而坐,终日默然,人莫之测,谓之壁观婆罗门。”
面壁功深的典故
南朝时期,天竺国和尚佑达摩(达摩老祖)到南朝梁首都建业同梁武帝萧衍谈佛家,话不投机就到嵩山少林寺住下,讲解《易筋经》,他整天整夜面对石洞的墙壁“壁观婆罗门”静坐,一句话不说,这样坚持了九年,一直到老死。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面壁功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舍安就危 | 宋·苏舜钦《上范希文书》:“延州逼近贼锋,而能舍安逸以就危隘,虽古人不逮也。” |
炉火纯青 | 清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来去无踪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八十一回:“拿着一条不短不长的金箍棒,来无影,去无踪。” |
犬马恋主 | 三国·魏·曹植《上责躬应诏诗表》:“踊跃之怀,瞻望反侧,不胜犬马恋主之情。”南朝·宋·鲍照《从临海王上荆初发新渚》诗:“狐涂怀窟志,犬马恋主情。” |
严阵以待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汉光武帝建武三年》:“甲辰,帝亲勒六军,严阵以待之。” |
草菅人命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
鬼烂神焦 | 唐 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一干二净 | 清 李汝珍《镜花缘》:“他是‘一毛不拔’,我们是‘无毛不拔’,把他拔的一干二净,看他如何?” |
铺天盖地 | 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
稳操胜券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原君传》:“且虞卿操其两权,事成,操右券以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