斩关夺隘的成语故事


斩关夺隘

拼音zhǎn guān duó ài

基本解释砍断门闩,攻破城门,夺取关隘。形容军队作战勇敢,势不可挡。

出处刘伯承《回顾长征》:“长征中,红军斩关夺隘,抢险飞渡,杀退了千万追兵阻敌。”


暂未找到成语斩关夺隘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斩关夺隘)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大义灭亲 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四年》:“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
流言蜚语 《明史 马孟桢传》:“入主出奴,爱憎由心,雌黄信口,流言蜚语,腾入禁庭,此士习可虑也。”
无妄之灾 《周易 无妄》:“六三,无妄之灾。或系之牛,行人之得,邑人之灾。”
快马加鞭 明 徐姬《杀狗记 看书苦谏》:“何不快马加鞭,迳赶至苍山,救取伯伯。”
火树银花 唐 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光前耀后 元·亢文苑《一枝花·为玉叶儿作》:“大丈夫峥嵘恁时候,扶汤佐周,光前耀后,直教万古清名长不朽。”
堂堂一表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七回:“爹娘生下洒家,堂堂一表,凛凛一躯,自小学成十八般武艺在身,终不成只这般休了!”
有去无回 柯岗《逐鹿中原》第11章:“反而成了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如法炮制 宋 释晓莹《罗湖野录》第四卷:“若克依此书,明药之体性,又须解如法炮制。”
肝胆欲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