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藏祸心的成语故事

拼音bāo cáng huò xīn
基本解释包藏:暗藏;祸心:害人之心。表示心里藏着坏主意;怀着害人的意图。
出处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元年》:“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包藏祸心的典故
春秋时期郑国王穆公的孙子公孙段想把女儿嫁给楚国高官公子围,以达到联盟的目的。在迎亲的时候,公子围带很多人马到郑国都城外,让郑国大夫子产识破其中的诡计,用计迫使公子围单独进都城迎娶,让郑国避免亡国。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包藏祸心)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
因材施教 | 《论语 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经邦论道 | 《隋书 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金屋藏娇 | 清 黄小配《廿载繁华梦》第23回:“当时佘老五恋着雁翎,周庸祐也恋着雁翎,各有金屋藏娇之意。” |
体恤入微 | 郑观应《盛世危言·女教》:“俄国特设教女收生院,凡胎前产后一切要症,必须明白透澈,体恤入微。” |
一时一刻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可怜今日我无钱,一时一刻如长年。” |
不分青红皂白 | 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六:“文采觉得这末不分青红皂白就不大好。” |
鼻青脸肿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44回:“这恶贼原想着是个暗算,趁着军官作下揖去,不能防备,这一脚定然鼻青脸肿。” |
同心合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成竹在胸 | 宋 苏轼《文与可画筼簹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