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闻则诵的成语故事


耳闻则诵

拼音ěr wén zé sòng

基本解释听过就能背出来。形容记忆力强。

出处《晋书·苻融载记》:“融聪辩明慧,下笔成章,至于谈玄论道,虽道安无以出之。耳闻则诵,过目不忘,时人拟之王粲。”


暂未找到成语耳闻则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耳闻则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以文乱法 《韩非子·五蠹》:“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此一时彼一时 语出《孟子 公孙丑下》:“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
明若观火 《尚书 盘庚上》:“予若观火。”宋 蔡沈集传:“我视汝情,明若观火。”
物尽其用 马烽《典型事例》:“这倒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两全其美。”
僧多粥少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夫唱妇随 《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十羊九牧 《隋书 杨尚希传》:“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
反面无情 明 邵璨《香囊记》:“他也是一个君主,恐怕反面无情,那时节悔之晚矣!”
敲诈勒索 曲波《林海雪原》:“专门纠察库仑比的淘金工人和山林工人,为非作歹,敲诈勒索,无恶不作。”
挖空心思 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