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铃须用系铃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jiě líng xū yòng xì líng rén
基本解释比喻由谁引起的麻烦,仍由谁去解决。同“解铃还须系铃人”。
出处明·瞿汝稷《指月录》第23卷:“眼一日问众:‘虎项金铃,是谁解得?’众无对。师适至,眼举前语问,师曰:‘系者解得。’”
解铃须用系铃人的典故
南唐时期,法眼宗始祖法眼法师在金陵清凉寺给众僧讲佛经,希望他们潜心向佛,遵守清规戒律。法灯和尚却偏偏不爱遵守这些清规戒律,但人很聪明。法眼法师问谁能从凶猛的老虎脖子上取下金铃来,法灯和尚回答道解铃还须系铃人。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解铃须用系铃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龙飞凤舞 |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畏缩不前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七卷:“唐子方始弹张尧佐,与谏官皆上疏。及弹文公,,则吴奎畏缩不前,当时谓拽动阵脚。” |
僧多粥少 | 王朔《浮出海面》:“国家有困难,僧多粥少,为国分忧嘛。” |
繁文缛节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饮水思源 | 北周 庾信《征调曲》:“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 |
毁于一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百年累之,一朝毁之。” |
万马奔腾 | 宋 刘一止《水村一首示友人》:“秋光有尽意无尽,万马奔腾山作阵。” |
雨散风流 | 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
弟子孩儿 | 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二折:“我走到半路,被那巡更的歹弟子孩儿把我拦住,道我是犯夜的。” |
粗服乱头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