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谜a>成语词典疾雷不及掩耳疾雷不及掩耳的故事

疾雷不及掩耳的成语故事


疾雷不及掩耳

拼音jí léi bù jí yǎn ěr

基本解释突然响起雷声,使人来不及掩耳。比喻事情或动作来得突然,使人来不及防备。

出处《六韬 军势》:“善者从而不择,巧者一决而不犹豫,故疾雷不及掩耳,卒电不及瞬目。”


疾雷不及掩耳的典故

东汉末年,曹操进攻黄河流域的马超和韩遂,把马超打败。马超要求割地求和,曹操不答应,占领渭口后修筑工事后,表面答应议和,暗中养精蓄锐,接着以疾雷不及掩耳之势向马超突然袭击,将丝毫没有防范的马超打得大败而逃。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疾雷不及掩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历史出处
矢志不渝 《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国中之国 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明·顾大典《青衫记·承璀受阃》:“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 ,大小三军,听吾命令。”
浪迹江湖 宋 张君房《云笈七签》第113卷:“某不能甘于寒苦,且浪迹江湖。”
枝对叶比 唐独孤及《检校尚书吏部员外郎赵郡李公中集序》:“及其大坏也,俪偶章句,使枝对叶比,以八病四声为梏拳,拳拳守之,如奉法令。”
又红又专 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河鱼腹疾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二年》:“河鱼腹疾,奈何?”
晓以大义 吴玉章《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第十四篇:“林时爽误信其中颇有党人,合欲晓以大义。”
安安静静 清 吴璿《飞龙全传》第45回:“只见匡胤睡在床上,安安静静,那顶门内透出一条赤色真龙。”
敏而好学 《论语·公冶长》:“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