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公折足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出处《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例子晋·袁宏《后汉纪·献帝纪》:“太尉樊裬,司徒许相,皆窃位怀禄,苟进无耻,终无匡救之益,必有覆公折足之患。”
基础信息
拼音fù gōng zhé zú
注音ㄈㄨˋ ㄍㄨㄥ ㄓㄜˊ ㄗㄨˊ
繁体覆公摺足
感情覆公折足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意思解释)
- 反唇相稽(意思解释)
- 信及豚鱼(意思解释)
- 暮史朝经(意思解释)
- 鼻青脸肿(意思解释)
- 喜新厌旧(意思解释)
- 亲上成亲(意思解释)
- 自命不凡(意思解释)
- 妻儿老少(意思解释)
- 兄弟阋墙,外御其侮(意思解释)
- 倒裳索领(意思解释)
- 交臂历指(意思解释)
- 遗世绝俗(意思解释)
- 公子哥儿(意思解释)
- 胆大心小(意思解释)
- 迷离惝恍(意思解释)
- 无穷无尽(意思解释)
- 欢聚一堂(意思解释)
- 困兽犹斗(意思解释)
- 在此存照(意思解释)
- 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意思解释)
- 亡魂失魄(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凤友鸾交(意思解释)
- 一目十行(意思解释)
- 寒木春华(意思解释)
- 随俗雅化(意思解释)
- 近在咫尺(意思解释)
※ 覆公折足的意思解释、覆公折足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薪贵于桂 | 薪:柴草;桂:桂木。形容物价飞涨。 |
失败是成功之母 | 母:先导,根源。失败往往是成功的先导。指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就能取得胜利。 |
隔靴搔痒 | 隔着靴子挠痒痒。原为禅宗用语;比喻领会佛理不够透彻;未能悟境触机。后比喻说话写文章没有抓住主题;不中肯;不贴切;或做事没有抓住关键;不解决问题。 |
晕头转向 | 晕:头脑发昏;转向:辨不清方向。形容头脑昏乱辨不清方向。 |
山雨欲来风满楼 | 比喻重大事件发生前的紧张情势。 |
外圆内方 | 形容外表随和;内里刚直。圆:圆通;方:方正。 |
打肿脸充胖子 | 比喻宁可付出代价而硬充作了不起。 |
处实效功 | 处:办理。效:效验,效果。功:功绩,成效。处理事情从实际出发,讲究功效。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来踪去迹 | 踪、迹:脚印。来去的踪迹;指人、物的来历或事物的前因后果。 |
以身试法 | 身:亲身;指生命;试:尝试;法:法律;刑法。拿性命去尝试法律。 |
贫贱不能移 | 不会因生活贫困,地位卑微而改变自己的志向。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大千世界 | 佛教用语。世界的千倍为小千世界;小千世界的千倍为中千世界;中千世界的千倍为大千世界。后泛指广大无边纷纭复杂的世界。 |
吴下阿蒙 | 吴下:现江苏长江以南;阿蒙:指吕蒙。居处吴下一隅的吕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
讨价还价 | 卖主要价高;买主给价低;双方要反复争议。现比喻在进行谈判时反复争议;或接受任务时讲条件。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 |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羊质虎皮 | 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
散言碎语 | 犹言闲言碎语。 |
苦口婆心 | 苦口:不厌其烦地反复劝说与开导;婆心:老婆婆的心肠;指好意、善意。好心好意;不厌其烦地劝说或开导。形容耐心恳切地再三规劝。 |
性命攸关 | 攸:所。形容事关重大,非常紧要 |
匪夷所思 | 匪;即“非”;不是;夷:通“彝”;法度、常规;引申为寻常的;一般的。不是根据常理所想象出来的。形容人的思想、言谈、技艺、事情等离奇;超出寻常。 |
草满囹圄 | 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
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