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濡目染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濡:音如;沾湿;染:沾染。耳朵经常听到;眼睛经常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出处唐 韩愈《清河郡公房公墓碣铭》:“目濡耳染,不学以能。”
例子她完全没有读过书,但她单凭耳濡目染,也认得一些字,而且能够暗诵得好些唐诗。(郭沫若《少年时代 我的童年》)
基础信息
拼音ěr rú mù rǎn
注音ㄦˇ ㄖㄨˊ ㄇㄨˋ ㄖㄢˇ
正音“濡”,不能读作“xū”。
感情耳濡目染是中性词。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不知不觉地改变。
辨形“濡”,不能写作“儒”。
辨析耳濡目染和“耳闻目睹”都有耳朵听见眼睛看见的意思。不同在于耳濡目染强调经常听到看到;并不知不觉受到深刻影响;“耳闻目睹”强调亲自听到看到;受没受到影响不管。
近义词耳闻目睹、耳熟能详
英语be influenced by what one constantly sees and hears
日语見よう聞きようで自然(しぜん)と覚(おぼ)える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劳燕分飞(意思解释)
- 惨不忍睹(意思解释)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自怨自艾(意思解释)
- 罗掘一空(意思解释)
- 算无遗策(意思解释)
- 斗唇合舌(意思解释)
- 爱才如渴(意思解释)
- 遁入空门(意思解释)
- 路无拾遗(意思解释)
- 语短情长(意思解释)
- 败俗伤风(意思解释)
- 饭囊酒瓮(意思解释)
- 流里流气(意思解释)
- 心烦意乱(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牛郎织女(意思解释)
- 一刹那(意思解释)
- 唯利是图(意思解释)
- 丰功伟绩(意思解释)
- 似曾相识(意思解释)
- 拨乱济危(意思解释)
-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意思解释)
- 形形色色(意思解释)
- 群山四应(意思解释)
- 饿殍满道(意思解释)
- 朝升暮合(意思解释)
※ 耳濡目染的意思解释、耳濡目染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面黄肌瘦 |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
李代桃僵 | 僵:枯死。李树代替桃树而死。原比喻兄弟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后转用来比喻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
高耸入云 | 耸:直立,高起。高高地直立,直入云端。形容建筑物、山峰等高峻挺拔。 |
经邦论道 | 指治理国家,谈论治国之道。比喻位居高层 |
一视同仁 | 视:看待;仁:仁爱。用博大的仁爱之心去看待所有的人以及禽兽。比喻平等待人;不分厚薄亲疏。 |
过五关,斩六将 | 比喻克服重重困难。 |
首身分离 | 首:头。头和身体分开了。指被砍头。 |
箪瓢屡空 | 箪:盛饭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贫困。 |
形神不全 | 形:形体;神:精神。形象和精神不能保全。泛指精神形象不完美。 |
尾生之信 | 尾生:古代传说中坚守信约的人,他为守约而甘心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 |
存而不议 | 存:保留;议:讨论。指把问题保留下来,暂不讨论。 |
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肝胆欲碎 | 欲:将要。肝和胆将要破碎了。形容极度悲痛或非常生气。 |
学而不厌 | 学习总感到不满足。形容好学。厌:满足。 |
前脚后脚 | 比喻紧跟着。 |
绘声绘影 | 形容叙述或描写生动逼真。 |
室迩人遥 | 见“室迩人远”。 |
扭直作曲 | 比喻是非颠倒。 |
共为唇齿 | 比喻互相辅助。 |
一窍不通 | 窍:洞;这里指心窍。一窍都不是贯通的。比喻什么都不懂;闭塞、愚钝。 |
礼坏乐缺 | 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
斗南一人 | 斗南:北斗星以南。指天下,海内。指天下绝无仅有的人才。形容品德或才识独一无二。 |
快人快语 | 快:爽利;直爽。爽快人说爽快话。 |
意料之外 | 没有想到的。 |
今古奇观 | 奇观:奇异的景象。指古今奇怪而少见的事。 |
离本趣末 | 趣:通“趋”,趋向。丢掉根本,追逐末节 |
阴阳怪气 | 形容态度怪癖,冷言冷语,不可捉摸。 |
药石无效 | 药石:药和治病的石针。药和石针都不见效。形容病情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