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丝品竹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吹弹乐器。
出处明·汤显祖《紫箫记·假骏》:“自家鲍四娘,调丝品竹,蚤谢同心;挟策追锋,还推老手。”
例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9卷:“旁边五六个标致青衣,调丝品竹,按板而歌。”
基础信息
拼音diào sī pǐn zhú
注音ㄉ一ㄠˋ ㄙ ㄆ一ㄣˇ ㄓㄨˊ
繁体調絲品竹
感情调丝品竹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音乐。
近义词调弦品竹、调丝弄竹
英语finger a stringed instrument or blow on a wind instrument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烽火连年(意思解释)
- 尽信书不如无书(意思解释)
- 失魂丧胆(意思解释)
- 将计就计(意思解释)
- 论黄数白(意思解释)
- 蠢蠢欲动(意思解释)
- 患难与共(意思解释)
-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意思解释)
- 流离转徙(意思解释)
- 抛砖引玉(意思解释)
- 铺天盖地(意思解释)
- 万里长城(意思解释)
- 不翼而飞(意思解释)
- 节哀顺变(意思解释)
- 困而不学(意思解释)
- 今是昨非(意思解释)
- 形影相吊(意思解释)
- 比众不同(意思解释)
- 羽旄之美(意思解释)
- 亡命之徒(意思解释)
- 举止娴雅(意思解释)
- 礼坏乐缺(意思解释)
- 空话连篇(意思解释)
- 山阴道上,应接不暇(意思解释)
- 字斟句酌(意思解释)
- 慌不择路(意思解释)
- 冒失鬼(意思解释)
- 轰轰烈烈(意思解释)
※ 调丝品竹的意思解释、调丝品竹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加官进爵 | 旧时指官职提升。 |
一轨同风 | 车轨相同,风俗一致。比喻国家统一。 |
艺高人胆大 | 技艺高超的人胆量也大。 |
颐指气使 | 颐:腮帮子;指:指挥;气:神气;使:指使。用腮帮子来指挥人;用神气来支使人。 |
章甫荐履 | 冠被垫在鞋子下。比喻上下颠倒。 |
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鼻青脸肿 | 鼻子发青,脸都肿起来,形容被打得很惨。 |
龙腾虎跃 | 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
没里没外 | 里外不分,指说话做事不分场合。 |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民不畏死 | 畏:惧怕。人民不怕死。形容不怕死的气慨。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视死如归 | 把死看得好像回家一样平常。形容为了正义事业;不怕牺牲生命。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举世无敌 | 全世界没有能胜过的。 |
摧身碎首 | 即粉身碎骨。 |
遗世绝俗 | 遗世:遗弃世间之事。脱离社会独立生活,不跟任何人往来。 |
古里古怪 | 怪异、奇特。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背乡离井 | 指远离家乡,流落他方。 |
雅俗共赏 | 雅俗:文雅和粗俗。旧时把文化高的人称“雅人”;把没文化的人称“俗人”;赏:欣赏。无论文化水平高低都能欣赏。形容艺术水平既高雅又通俗;能为各种人所接受。 |
鞭辟入里 | 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
色厉内荏 | 色:神色;历:历害;内:内心。荏:软弱;怯懦。形容外表严厉强硬;内心怯懦软弱。 |
闭门读书 | 关起门来在家里读书。形容专心埋头苦读。 |
亡魂失魄 | 魂、魄:旧指人身中离开形体能存在的精神为魂,依附形体而显现的精神为魄。形容惊慌忧虑、心神不定、行动失常的样子。 |
反戈一击 | 反:反转;调转;戈:古代的一种兵器;尖头横刃;长柄;像矛。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