撮土焚香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撮土:用手把土聚拢成堆。指旧时迷信的人在野外撮土代替香炉,烧香敬神。
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四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例子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4回:“三藏……急忙撮土焚香,望东恳恳礼拜。”
基础信息
拼音cuō gǔ fén xiāng
注音ㄘㄨㄛ ㄍㄨˇ ㄈㄣˊ ㄒ一ㄤ
感情撮土焚香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指烧香敬神。
近义词撮土为香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随行就市(意思解释)
- 轮焉奂焉(意思解释)
- 假公济私(意思解释)
- 草菅人命(意思解释)
- 哀而不伤(意思解释)
- 铁面无私(意思解释)
- 取而代之(意思解释)
- 不到黄河心不死(意思解释)
- 心急如焚(意思解释)
- 火烛银花(意思解释)
- 花言巧语(意思解释)
- 难上加难(意思解释)
- 棋逢敌手,将遇良才(意思解释)
- 文山会海(意思解释)
- 众建贤才(意思解释)
- 之子于归(意思解释)
- 兵戎相见(意思解释)
- 学而优则仕(意思解释)
- 切树倒根(意思解释)
- 穷愁潦倒(意思解释)
- 望尘靡及(意思解释)
- 流风馀俗(意思解释)
- 息息相关(意思解释)
- 踵趾相接(意思解释)
- 高步通衢(意思解释)
- 步步深入(意思解释)
- 背义忘恩(意思解释)
- 鲜为人知(意思解释)
※ 撮土焚香的意思解释、撮土焚香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从俗浮沉 | 顺着世俗或浮或沉。指能够随着世俗或时势的变化而变化。 |
死要面子 | 指特别爱惜自己的颜面。 |
长命富贵 | 既长寿又富裕显贵。 |
众喣山动 | 众人吹气,可以移山。比喻人多力量大。同“众喣漂山”。 |
如臂使指 | 好像手臂指挥手指一样。比喻指挥、调动得心应手。 |
断断续续 | 不连续的,具有无条理的和不连贯的特性。 |
胆如斗大 | 胆:胆量;斗:旧时的一种量器,容量为十升。胆子像斗一样大。形容胆量极大。 |
鸿鹄将至 | 鸿鹄:天鹅。指学习不专心。现表示将有所得。 |
百战百胜 | 打一百次仗;胜一百次。形容善于作战;所向无敌。 |
遁入空门 | 遁:逃遁;空门:指佛教,因佛教认为世界是一切皆空的。指出家。避开尘世而入佛门。 |
隳肝沥胆 | 隳:毁坏;沥:液体往下滴。比喻待人忠心耿耿,赤诚无比。 |
倦鸟知还 | 疲倦的鸟知道飞回自己的巢。比喻辞官后归隐田园;也比喻从旅居之地返回故乡。 |
青云直上 | 青云:指青天。直线上升;向高空飞腾直上。比喻人的地位直线上升。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欺善怕恶 | 欺侮善良者,惧怕凶恶者。 |
休戚是同 | 休:欢乐,吉庆;戚:忧愁;是:语助词。彼此间的忧乐和祸福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 |
峨峨洋洋 | 本用以形容音乐高亢奔放。后亦用以形容欢乐之态。语本《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锺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锺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 |
闲情逸趣 | 同“闲情逸致”。 |
如痴如醉 | 形容神态失常,失去自制。 |
切树倒根 | 比喻彻底。 |
顾景惭形 | 看着身影,对自己的形体感到羞愧。谓自认不配享受某种荣誉、称号等而感到惭愧。 |
打退堂鼓 | 退堂:指古代封建官吏坐堂问事完毕。封建官吏在退堂前;差役要打退堂鼓;表示停止办公或审理案件结束。现比喻跟人共同做事时中途退出。也比喻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向后退缩。 |
显亲扬名 | 显:使显赫;扬:传扬。使父母宗族显耀;张扬自己的声誉。指中举、立功、做官的荣耀。 |
万变不离其宗 | 宗:宗旨、目的。尽管形式上变化多端,其本质或目的不变。 |
惴惴不安 | 指担心害怕(惴惴:恐惧、担忧的样子)。 |
浅见薄识 | 浅见:肤浅的见解。形容见闻不广,知识贫乏。 |
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 原本指无力与敌人对抗;最好是避开。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