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指有才干、学识丰富的人虚怀若谷敢于向没才干、学识少的人请教。
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基础信息
拼音yǐ néng wèn yú bù néng,yǐ duō wèn yú guǎ
注音一ˇ ㄋㄥˊ ㄨㄣˋ ㄩˊ ㄅㄨˋ ㄋㄥˊ,一ˇ ㄉㄨㄛ ㄨㄣˋ ㄩˊ ㄍㄨㄚˇ
感情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是中性词。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声东击西(意思解释)
- 中正无私(意思解释)
- 老马识途(意思解释)
- 骄生惯养(意思解释)
- 颐指气使(意思解释)
- 取长补短(意思解释)
- 酒囊饭袋(意思解释)
- 陌路相逢(意思解释)
- 余波未平(意思解释)
- 形神不全(意思解释)
- 一塌糊涂(意思解释)
-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意思解释)
- 以权谋私(意思解释)
- 不僧不俗(意思解释)
- 简明扼要(意思解释)
- 学而不厌(意思解释)
- 归十归一(意思解释)
- 一哄而起(意思解释)
- 扬威耀武(意思解释)
- 雷霆万钧(意思解释)
- 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意思解释)
- 峨峨洋洋(意思解释)
- 认贼作父(意思解释)
- 空手套白狼(意思解释)
- 金玉满堂(意思解释)
- 他山之石(意思解释)
- 烟消云散(意思解释)
- 勿谓言之不预(意思解释)
※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的意思解释、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入吾彀中 | 彀:张满弓弩;彀中:指箭能射及的范围,比喻牢笼,圈套。进入了我的弓箭射程之内。比喻就范。 |
俯拾即是 | 俯:低头;弯腰;即:就。一弯腰就可捡得;到处都是。形容为数很多;极容易得到。 |
将计就计 | 利用对方的计策反过来向对方施计。 |
恶衣恶食 | 恶:粗劣的。指粗劣的衣服和食物。 |
大包大揽 | 把事情、任务等尽量兜揽过来。 |
投石问路 | 原指夜间潜入某处前,先投以石子,看看有无反应,借以探测情况。后用以比喻进行试探。 |
苦口之药 | 苦口:口味苦。有疗效的药往往味苦难吃。比喻尖锐的批评,听起来觉得不舒服,但对改正错误很有好处。 |
取而代之 | 夺取别人的地位、权利而代替他。 |
危急关头 | 不可预见的紧急关头或困境,要求立即采取行动以避免造成灾难。 |
衣锦还乡 | 衣:穿;锦:有彩色花纹的丝织品。穿着华丽的衣服回到故乡;表示向亲邻炫耀自己的富贵。 |
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异途同归 | 途:道路;归:归宿;目的。不同的道路;走向共同的归宿。比喻采用不同的方法、途径;得到相同的效果;达到相同的目的。 |
气吞牛斗 | 牛:牵牛星。斗:北斗星。牛斗泛指星空。形容气魄很大。 |
孝子贤孙 | 孝敬父母的有德行的子孙。泛指有孝行的子孙。 |
共商国是 | 国是:国事;国家的大政方针。共同商量国家的政策和方针。 |
龙争虎斗 | 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树要静止,风却不停地刮着。比喻事物的客观存在和发展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
平心而论 | 论:说。指采取冷静客观的态度作公允的评论;不掺杂任何感情因素。 |
动魄惊心 | 使人神魂震惊。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十分惊骇紧张到极点。 |
意兴索然 | 索然:全无,空尽。兴致全无。形容一点兴致也没有。亦作“兴致索然”。 |
刻不容缓 | 刻:片刻;容:容许;缓:延缓;耽搁。一刻也不容许延缓。形容形势十分紧迫。 |
男大当婚 | 指男子成年后要娶亲成家。 |
心服口服 | 心里和嘴上都信服。形容真心服气或认输。 |
为虎作伥 | 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
走过场 | 形容办事只在形式上过一下,却不实干。 |
凤友鸾交 | ①比喻有情男女结成的夫妇。②比喻男女间情投意合。 |
湖海飘零 | 飘零:飘泊。居无定所,四处飘泊。 |
强颜欢笑 | 心里不畅快,但脸上勉强装出喜笑的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