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首糜躯

意思解释
基本解释头颅粉碎,身躯糜烂。犹言粉身碎骨。多指为某种目的而献身。
出处汉·蔡邕《让尚书乞民闲冗表》:“三月之中,充历三台,光荣昭显,非臣愚蔽不方所当盗窃,非臣碎首糜躯所能补报。”
例子宋·王禹偁《为宰臣上尊号表》:“跼天蹐地,罔敢自安;碎首糜躯,期于必遂。”
基础信息
拼音suì shǒu mí qū
注音ㄙㄨㄟˋ ㄕㄡˇ ㄇ一ˊ ㄑㄨ
繁体碎首蘪軀
感情碎首糜躯是中性词。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多用于发誓。
近义词粉身碎骨、碎首縻躯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反求诸己(意思解释)
- 犀牛望月(意思解释)
- 户限为穿(意思解释)
- 胆如斗大(意思解释)
- 万马奔腾(意思解释)
- 安步当车(意思解释)
- 直捣黄龙(意思解释)
- 偶一为之(意思解释)
- 有目共睹(意思解释)
- 春光明媚(意思解释)
- 安闲自得(意思解释)
- 知往鉴今(意思解释)
- 孜孜不倦(意思解释)
- 牵肠挂肚(意思解释)
- 以直报怨,以德报德(意思解释)
- 不在话下(意思解释)
- 离本趣末(意思解释)
- 避俗趋新(意思解释)
- 繁荣富强(意思解释)
- 临危授命(意思解释)
- 饿殍遍野(意思解释)
- 牛衣对泣(意思解释)
- 有风有化(意思解释)
- 对牛弹琴(意思解释)
- 援笔立就(意思解释)
- 脑瓜不灵(意思解释)
- 泪眼愁眉(意思解释)
- 徐娘半老,风韵犹存(意思解释)
※ 碎首糜躯的意思解释、碎首糜躯是什么意思由诗文谜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 | 解释 |
---|---|
胸无大志 | 心里没有远大志向。 |
林下风致 | 同“林下风气”。 |
罗掘一空 | 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 |
刻骨铭心 | 刻:刻划;铭:在金属上刻写。刻在骨头上;铭刻在心灵中。形容感受深刻或感激之至。 |
有约在先 | 已经约定好了。指事情的处理方案已事先定好。 |
活蹦乱跳 | 欢蹦乱跳。 |
遗形藏志 | 超脱形骸,舍弃心性,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
简明扼要 | 扼要:抓住要点。简单明了;抓住要点。 |
同室操戈 | 自家人动刀枪。泛指内部相争。操:拿;戈:古代的一种兵器。 |
仁义道德 | 泛指旧时鼓吹的道德规范。 |
神出鬼入 | 出:出现。象神鬼那样出没无常。形容出没无常,不可捉摸。后泛指行动变化迅速。 |
目不忍见 | 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
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纷乱如麻 | 麻:麻团。交错杂乱像一团乱麻。 |
鱼死网破 | 不是鱼死;就是网破。指拼个你死我活。 |
弟子孩儿 | 弟子:歌妓,妓女。婊子养的。 |
户告人晓 | 让每家每人都知道。 |
阳春白雪 | 阳春;白雪:是战国时代楚国的艺术性较高难度较大的歌曲;后来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学艺术。 |
胡子拉碴 | 形容满脸胡子零乱不齐的样子。 |
举止娴雅 | 娴:文雅。形容女子的姿态和风度娴静文雅。 |
地丑德齐 | 丑:同类。地相等,德相同。比喻彼此条件一样。 |
超然绝俗 | 高超得完全不同凡俗。谓远过于寻常之辈。汉·班固《为第五伦荐谢夷吾疏》:“方之古贤,实有伦序,采之于今,超然绝俗,诚社稷之蓍龟,大汉之栋甍。”宋·陆游《与姜特立书》:“《茧庵记》及《初营》、《落成》二诗,大老手笔,超然绝俗。” |
不可告人 | 不能告诉别人。多指见不得人的不光明、不正当的用心或行径。 |
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刚愎自用 | 刚:强硬。愎:固执;任性。刚愎:倔强固执;不接受别人的意见。自用:自以为是。固执任性;自以为是。 |
精明强干 | 精细聪明;善于办事。也作“精明能干”。 |
丰功伟绩 | 丰:多;伟:大;显赫。伟大的功勋和成就。 |
前赴后继 | 赴:奔赴。前面的冲上去了;后面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断投入战斗;奋勇冲杀向前。 |